

Market Analysis
圖片來源:Reuters
在2025巴黎區塊鏈週(Paris Blockchain Week)上,Blockstream的首席執行官Adam Back表示,比特幣可能在未來十年挑戰黃金,成為對抗通脹的有效工具。他指出,通脹上升和加密貨幣日益被接受是比特幣未來吸引力的關鍵因素。他將比特幣與黃金進行了對比,指出雖然兩者都是稀缺資產,但比特幣正在經歷一個adoption curve(接受曲線),這使得它成為一個對投資者來說具有吸引力的價值儲存選擇。
通脹與貨幣供應增長推動比特幣吸引力
近年來,全球通脹率上升,尤其是在美國和歐洲,部分原因是貨幣供應量的增加。美元和歐元等主要貨幣的供應量在過去五年中增長了超過50%。隨著法定貨幣價值的下降,像比特幣這樣的硬資產變得更加有吸引力。Back預測,未來十年內的年通脹率可能在10%至15%之間,這使得傳統投資工具,如股票或房地產,難以提供可比的回報。
比特幣成為地緣政治風險對沖工具
除了通脹擔憂外,地緣政治的不穩定也可能進一步推動比特幣的吸引力。Back表示,比特幣最終可能從黃金市場奪取份額,尤其是在對沖地緣政治風險方面。他強調,儘管比特幣的價格波動較大,但其長期的稀缺性以及其作為價值儲存手段的潛力,令比特幣在未來的採納中佔據有利位置。
通脹預期上升,進一步推動比特幣需求
密歇根大學的消費者調查數據顯示,通脹預期正在上升,消費者預計未來一年內的通脹率為5%,未來五年則為4.1%。這一通脹預期的上升可能會進一步推動投資者對比特幣的興趣,作為一種在不確定經濟環境中更安全的投資選擇。
美國的監管變化促進比特幣採納
推動比特幣採納的另一個因素是美國的監管變化。比特幣現貨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的批准以及特朗普政府對加密貨幣更為友好的政策為市場提供了動力。Back指出,消除「Operation Chokepoint 2.0」等曾經限制加密貨幣發展的監管障礙,為比特幣的更廣泛採納開闢了道路。
個人投資者領先政府,推動比特幣採納
Back還指出,個人投資者應當在政府之前帶頭採納比特幣。他表示,擔心一旦政府開始購買比特幣,這可能會觸發各國之間在控制資產方面的競爭。在他看來,私人投資者在政府參與之前更適合率先購買比特幣,這使他們能夠在政府介入之前獲得收益。
儘管比特幣的價格經歷了一些波動,但它作為對抗通脹的潛力以及日益增長的採納率表明,比特幣可能在全球金融體系中扮演重要角色。
轉載自"Reuters",版權所有,原作者保留所有權利